朝天宮哨角隊攜手台師大音樂系 新舊交融傳承特色文化

雲林縣北港媽祖遶境將於本月16日登場,北港朝天宮與台師大音樂系合作推動「哨角2.0」計畫,13日在朝天宮廟埕演出,希望透過新樂曲、樂器改良注入新元素。(張朝欣攝)

雲林縣北港媽祖遶境將於本月16日登場,北港朝天宮與台師大音樂系合作推動「哨角2.0」計畫,13日在朝天宮廟埕演出,希望透過新樂曲、樂器改良注入新元素。(張朝欣攝)
雲林縣北港媽祖遶境將於本月16日登場,北港朝天宮與台師大音樂系合作推動「哨角2.0」計畫,13日在朝天宮廟埕演出,希望透過新樂曲、樂器改良注入新元素。(張朝欣攝)

國家重要民俗「朝天宮迎媽祖」雲林縣北港媽祖遶境將於本月16日登場,其中震威團哨角隊擔負為神明開路任務,面對成員老化、哨角製作傳承等問題,北港朝天宮與台師大音樂系合作推動「哨角2.0」計畫,13日在朝天宮廟埕演出,希望透過新樂曲、樂器改良注入新元素,新、舊併存永續傳承特色文化。

震威團哨角隊成立於康熙33年(1694年),與朝天宮同時創立,專門負責為朝天宮媽祖出巡開路、護駕,確保遶境過程平安順利。據傳團名是由1名秀才所起,意喻「如天雷之震」,但經過數百年傳承,面對社會變遷,出現成員老化,找不到年輕人加入問題,哨角製作的傳統工藝也不易找到接班人。

北港朝天宮董事長蔡咏鍀與董監事會因此於今年推動「哨角2.0」計畫,透過笨港媽祖文教基金會與台師大合作,請音樂系教授葉樹涵率管樂隊編寫新曲、打造改良式哨角,13日在朝天宮廟埕演出〈享于克誠〉、〈角迎聖門〉2首新曲,吸引眾多遊客們駐足聆聽。

葉樹涵表示,東方哨角與西方號角其實是同一淵源,但經過數千年不同的發展,呈現不同走向,為讓哨角有更多元發展,他提出「哨角2.0」計畫,從樂器改進、音樂創作著手,並與在地國、高中合作扎根培育,希望日後能在國家慶典中演出。

笨港媽祖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吳俊宏、前董事長謝奇峰說,台灣的管樂器製造技術在國際上有很好的評價,搭配台師大音樂系與管樂隊的創作,以及震威團保存的數百年哨角文化,新舊交融可望激盪出不一樣的火花,讓北港哨角隊兼具傳統與創新。華航攜手雙月食品社

x